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条 件 下 的 继 续 革 命!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青龙奇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及其厄运的典型实例 2007-02-01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 地震专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hgy818



注册时间: 2007-09-13
帖子: 1298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五月 15, 2008 4:38 pm    发表主题: 青龙奇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及其厄运的典型实例 2007-02-01 引用并回复


中国地震一条腿走路的科研体制,必须改变 编辑 2008-05-13 21:04:53
标签:汶川 地震 杂谈

中国地震界一条腿走路的科研体制,必须改变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李世煇

2006年12月17日,笔者在第20次天地生人学术会议:“从海城地震到青龙奇迹研讨会”上发言说:“如今大旱频仍,把经过从海城地震到青龙奇迹实践检验的旱震理论和群测群防弃而不用,盲目追随西方只搞地震监测,谁能保证唐山地震惨剧不会重演?!”不足一年另五个月的今天,不幸被笔者言中了。
党中央胡主席倡导中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倡导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不幸的是在地震主流科学界有“肠梗阻”。关键是在科学理念、科研体制和资助上,全盘西化。美国主流科学家说:地震不能预报。他们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的优先资助项目中,就明目张胆地砍去“地震预测”,只提“监测和防御”(没有预测,就没有预报.监测只能是"事后诸葛亮")。没有预报能力人的资金用不完,有预报能力人的一个钱不给。为了说明这个悖论,下面把笔者在第20次天地生人学术会议:“从海城地震到青龙奇迹研讨会”上发言稿,全文引用如下:

青龙奇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及其厄运的典型实例 2007-02-01 20:24:30
大 中 小
青龙奇迹:中国当代科技自主创新及其厄运的典型案例
李世煇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1. 事实
目前世界地震预报水平虽然不高,1976年7月28日,20世纪最惨烈的唐山大地震瞬间死亡24.2万人。但是,距震中约110公里的青龙县,虽倒塌房屋7千多间、损坏18万间,却无1人伤亡。1996年“青龙奇迹”被联合国列为20世纪世界防震减灾的典型。这是为什么?
联合国两次调查,唐山地震成功预报科学家代表汪成民应邀报告,青龙县委书记冉广歧荣获金质奖章,有关书籍境外出版畅销等。所谓“唐山地震不能预报,无法预防”,境外已无市场。但是在大陆,2006年纪念唐山地震30年,当年坚持唐山无大震的、造成严重失误的“学术权威”,仍在媒体亮相,维护既得利益,泯灭科学良心,绝口不谈青龙奇迹。
2. 点题
唐山地震只有小前震,有大量前兆异常;青龙奇迹的预报水平明显高于海城地震预报,遥遥领先国际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对当代科学技术又一杰出贡献,应不亚于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机械化。
掩盖科学事实三十年的后果,不但在群众中造成疑虑,不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扼杀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地震科技自主创新。由于违背了坚持跟踪西方的某些身居关键岗位的科学家的意愿,当代中国以中西文化优势互补为特点的科技自主创新,身处逆境,这是一个典型案例。
三十年了,没有必要追究谁的责任。向前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好不好?
3. 危机
胡锦涛主席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如今,一批坚持中西文化优势互补,在唐山地震预测预报中功勋卓著,堪称国宝级的地震科学家,如汪成民、耿庆国、黄相宁等,仍被是非颠倒,年届古稀,没有一分钱科研经费,后继无人;虽仍奋力拼搏,已陷入自生自灭悲惨境地。同时,从事群测群防的有功之臣,如杨友宸、吕兴亚等,功败垂成,群测成果惨遭废弃。这批有丰富的地震预报实践经验的民族精英,已遭埋没、消磨三十年,一旦驾鹤西去,中国高新科技具有优势的领域:地震预测预报横遭扼杀、中断!
如今大旱频仍,把经过从海城地震到青龙奇迹实践检验的旱震理论和群测群防弃而不用,盲目追随西方只搞地震监测,谁能保证唐山地震惨剧不会重演?!
4. 悖论:超越科技权威,方属原始创新;创新立项研究,必经权威审定
据报道:2005年中国科技投入占世界第三,而“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发表的全球技术竞争力,中国排名第64位。”世界“四大发明”古国,如今竟然罕见原始性科技创新,创新能力中等偏下。
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的悖论:凡属原始性科学技术创新,必然突破现有西方科学技术理论、方法的传统;但是,在中国当前居主导地位(如中国地震界)的多数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所熟悉的,据以安身立命的,某些人赖以获取与保有终身既得利益的,正是这些理论、方法。这些人对于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中西文化互补的、非主流的原始性科技创新,既不熟悉,也不甚理解,有些人甚至不屑一顾。但是,在我国现行科技体制下,科研课题立项、评审的生杀予夺之权,却完全掌握在这些人手里。这是一个死循环,必须打破!
任何对党中央强调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怀疑、悲观论调,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改革开放前后,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的原始性科学技术创新,实已层出不穷:如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对国务院1974年69号文件中环渤海地区地震中期预报曾经发挥重要作用;任振球提出的天文因素与气象因素结合,对特大自然灾害触发机理与预测研究的重要成果等。只是在僵化的科技体制下,除个别(如吴文俊)成果“出口转内销”得到承认外,其余多遭扼杀,消磨至今。
更有甚者,任振球、耿庆国等因深知乱扣伪科学帽子的“科学警察”的危害,公开发表了意见,竟被自诩为“代表主流科学家意见”的方舟子在《北京科技报》上,诬蔑为 “多年来一直从事、支持伪科学活动”,配上跪在“反伪打假”大锤下的大幅漫画。而我等反驳声音多被压制。
5. 出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青龙奇迹典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改革
曾经指导海城、唐山等大地震预测预报的国务院1974年69号文件,对于当时有无大震的三种观点,一视同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群众”立足有震,有备无患。建议从上到下,联系当前实际重新学习,对照青龙典型,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体制改革问题,干部思想路线问题,以人为本的态度问题,两种科学研究路线和方法问题,政策问题等等,可望有所启迪。青龙奇迹认识问题一旦解决,典型带动一般,当代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体制、政策和方法问题,可能出现突破性进展。
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在于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当前一条腿走路的僵化局面。建议拨出少量科研经费(如国家逐年科技投入的1~3%)搞几年试点,对坚持中西文化互补的、处于边缘地位的、已有相当基础的科技创新(如耿庆国、任振球、黄相宁、杜乐天、禇德萤、王迪兴、徐业林、赵少奎等)加以必要的扶植,在实践中加以比较,鉴别是非真伪。以三年为期,国家检验初步成效。
实践证明,除非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亲自关注,当今的青龙奇迹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悖论问题等似均难以解决。恕笔者直言,大量事实表明,科学技术界恐已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积重难返之故也!(2006.12.17.增补12稿)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 地震专版 论坛时间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民意调查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Hosted by phpBB.BizHat.com

Free Web Hosting | Free Forum Hosting | Photo Gallery | FreeMarriage.com

Powered by PhpBB.BizHat.com, setup your forum now!
For Support, visit Forums.BizH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