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条 件 下 的 继 续 革 命!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Important Notice: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our free phpBB forum hosting service will be discontinued by the end of June 30, 2024. If you wish to migrate to our paid hosting service, please contact billing@hostonnet.com.
高富有:毛主席江青转战陕北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 文革旗手江青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hgy818



注册时间: 2007-09-13
帖子: 1298

帖子发表于: 星期一 一月 21, 2008 12:37 pm    发表主题: 高富有:毛主席江青转战陕北 引用并回复

高富有:毛主席江青转战陕北

高富有 高英

(中国文革研究网录入)

“捉个活的回来问一问”


司令部在天赐湾住下后,相对平静下来,团里抽调我连部分人员去6支队执行任务,连里警卫人员减少了,我们调整剩余的人员,加强重点首长的警卫。一天,毛主席在院子里休息看见我叫住说:
“高富有,你们这个连在我这里,打了快半年仗,连个敌人的影子也没摸过。”
“是呀!听得多,见得少。”我随声附和。
“怎么样?能不能捉个活的俘虏回来问一问,审一审,当然,捉个小喽罗来也行啊!但要活的。”主席说得那么轻松、自如,仿佛是捉只小鸡回来准备即刻下锅。
“行!”这是我接受任务一惯干脆的态度。可是转念一想,这事怕不那么好办,司令部目前仍在敌人密切监视、追击之中,稍一不慎,万一暴露于敌,将造成弥天大祸。当前部队吃住尚未有准地,捉个活的敌人回来,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但是,既然毛主席已提出,一定有他的道理,答应要办的事,就应该即刻办好!
我将任务传达下去后,战士们纷纷报名,好在连里能人不少,从中挑选三个,组成捕俘小组。组长叫王炎义,河北人,个子虽然不算高,人很精明,射击、投弹、刺杀等,样样军事技能走在前。两名战士,任组员,也很精明能干。捕俘组领取任务,准备出发前,开了个小会,再次重申完成任务的目的,制定具体的捕俘方案,提出几点注意事项,最后特别强调:盯住单个、小股、分散活动的敌人;散兵、伙夫、马夫、伤兵、电话兵统统都行,完成任务后即刻返回,千万不要在路上耽搁!
当天捕俘小组离开天赐湾,向敌人搜索接近,碰巧遇到敌人的大部队刚刚撤离,留下几个架线兵正在撤线。目标找准.考虑要活的,不能硬捉。因为敌人长腿会跑,跑进荒山野岭,再想捉住怕没那么容易了。想想荒山上捉只山羊谈何容易,何况那是有思想的活人、是敌兵。三人稍稍一分析,统一认识,共同商定采取打草惊蛇的办法,先放走胆大的,再捉胆小的。约定好后先放了几枪,敌人闻风丧胆,六神无主,四处逃窜,一个敌兵跑不及,悄悄躲进一户老乡家,三个人将目标锁定这一敌兵。原本想硬捉,考虑怕伤及老乡,改变了战术,三人各选择一个位置,在离老乡家不远不近的隐蔽处,向敌兵喊话,激励他缴械投降。敌兵由于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较深,不了解共产党对待俘虏的优待政策,举起手榴弹铁了心地向捕俘组同志扬言:
“谁敢上来,上来我与房东老太太同归于尽!上来一个赚一个,上来两个赚两个。”边说边拽住老大娘,一把拉开手榴弹导火索,拿到门前狠狠地晃动,威胁、吓唬捕俘组的同志。
捕俘组同志耐着性子再次向敌兵喊话,一次次详细交待我党对待俘虏的政策,对方仍负隅顽抗,双方相持不下。忽然,捕俘组同志见被挟持的老大娘总用手指指上边又指指下边,他们终于明白,上面指烟囱,下面指炕台、锅台,办法终于有了,为保护老大娘的生命安全,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于是一个稳住敌兵的计划在三人捕俘小组中酝酿成熟。
捕俘组兵分两路,一人继续正面喊话,再次争取给他一条出路,借此稳住敌兵。捕俘组组长悄悄爬上后山,再偷偷潜入老乡家的烟囱里,终于出其不意,从大娘家的锅台上钻出,将敌兵智取活捉,同时缴获几枚手榴弹和绕线木拐子等。第二天下午,带回天赐湾。这下震动不小,在敌兵压境异常危险的情况下,手枪连能捉回俘虏,实属不易,这次行动对战士们鼓舞也很大。
我首先报告毛主席并问他审不审敌兵?
“我就不审了,战士们干得很好,应当表扬!”毛主席高兴地说。
毛主席说不审了,不多时江青来了,她把瑟瑟发抖的俘虏兵,着实认认真真地审了一番,最后向俘虏详详细细宣传我党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
罗青长同志也来了,我陪他又审讯了一遍,了解到俘虏是四川籍农民,生活在农村,家境很贫寒,是被国民党抓壮丁充军后当的架线兵,因为参加的是杂牌军,忍饥受气,连双鞋子都穿不上,还得为国民党反动派卖力干活。家里尚有白发老母,俘虏兵哭诉让我们给条活路,以尽做儿子的孝道。我们分析这个俘虏兵,由于长期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不了解我们党的政策,坚持反捕的行为可以理解。经过耐心细致讲明道理,交代我党对待俘虏的政策,他有所了解了,交代了一点儿问题,鉴于当时的环境,俘虏留在司令部显然不合适,最后决定交陕甘宁边区联防军司令部处理。
送他走那天,我们准备了饭食,送他鞋袜,明确告诉送他到后方去。他吓坏了,抱着我的腿,又哭、又求,就是不松手。哭诉家有高堂老母,还要尽孝……不管大家怎么劝,越劝哭得越厉害,原来他受国民党的欺骗宜传太深,认为被我军捉住不是活埋就是枪崩。对他越宽厚,他越觉得是告别人世的最后仪式。因为我们警卫部队任务特殊,不可能长期留下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连蒙带唬,强制把他送到后方去了。


我的第一张照片

从王家湾到天赐湾前,曾在小河村停留一个白天,尽管时间短,但我军的军风及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与蒋军部队形成鲜明对比。小河村的老百姓对我军的再次到来表现出极大的欢迎,我军所到之地处处流露出人民对子弟兵无限热爱的真情。
6月17日,当司令部重返小河村时,听说全村男女老幼纷纷迎至村口,有的送水,有的送饭,有的老乡争抢着把我们往自己家里请,腾最好的窑洞给我们住,街头塬上各处站满热情欢迎的老百姓。我初到小河村因发高烧不省人事,正是热情的房东大娘,体贴入微地照顾,使我的病好得很快,充分体现在小河村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真实写照。
在小河村,我们度过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途中,相对安静的四十五六天。这段时间毛主席又可以与他的战友们,共同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我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部署、研究全军统一的作战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此时期毛泽东主席,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即著名的小河会议。
首长们整日草拟电文、信件批阅文件,开会、研究讨论处理
我军面临的一件件大事,忘掉吃饭休息睡觉。警卫人员除正常的警卫勤务任务外,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参加助民生产劳动。主动到老乡家的农田,帮助扶犁耕种、施肥、锄草,到场院打场等,还帮驻地房东扫院、担水、掏厕所。凡老乡需要干的活,我们都争抢着干,舍得下力气,深得老乡的喜欢。
我们手枪连,腰别手枪的多,许多老百姓常常误认为,腰里别手枪就是大干部,对手枪连又平添一分敬意,极力协助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小河村我们警卫工作相对好做些。
那时毛主席每天傍晚到村子周围散散步,生活起居恢复延安时相对和平环境下养成的习惯,白天睡觉,夜晚办公。要想使毛主席白天睡好觉,必须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由于军民关系处理得好,白天忙于干活的老百姓,随时注意维护好周围的环境,尽量减少鸡鸣、狗叫等嘈杂声。司令部的同志几乎都了解毛主席的生活习惯,只要他休息,除重大事情外,一般事情都由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处理。记得这段时间,没有发生过一起扰乱毛主席休息的事情。
毛主席每天能睡个好觉,工作起来精神饱满,情绪也特别好。经常下午起床办一会儿公后,就到室外活动活动,有时还到村外、小河边散散步,或到田间地头看看老百姓的庄稼地,与田间地头的老农聊聊天.
到小河村不久的一天下午,毛主席又到村外散步,江青同去,我随卫。
那时,江青与部队干部、战士接触较多,也很熟悉,与当地老百姓也合得来,她看到我便热情地问道:
“你行军途中生病了,现在好多了吧?”说话时显得大方而有礼貌。
“我只是偶感风寒,早就好了。”我很有分寸地回答。
她频频点头然后笑笑就摆弄照相机,一会儿将镜头对准青山,一会儿又转向小河,不停地调整光圈、焦距,选择最佳的位置和景色。终于选好一片翠绿的玉米地,招呼毛主席和我过去,一心要给毛主席和我拍张合影。
“不,不!”听说要给毛主席和我照相,我慌忙摆摆手并谦虚地往旁边挪了挪。
其实并不是我不愿意照相,更不是不愿意和毛主席一起照相,警卫部队有项纪律,不允许借警卫首长之便,与首长平起平坐,享受首长的待遇,特别是照相,那时认为照张相可是件很了不起的事,理应让首长,不能与首长争抢镜头,况且当时搞到相机和胶卷都非常不容易,胶卷不应该随便浪费,要给主席留着备用。再则我这个人邋邋遢遢的样子也不上相。于是说:
“请为主席照,给主席留个纪念吧!”还没等江青对好镜头,我自觉避到一边,只听“咔嚓”一声快门揿动,毛主席在小河村的形象永远留在相片上。
然后毛主席又侧向另一片开阔的玉米地,背对青山,仰望蓝天,极目远方,江青迅速地揿动快门,一连拍了好几张。忽然毛主席转过头面对我说: “高富有,这个机会难得,就让她给你照一张吧!”毛主席很理解我,知道没有他发话,江青再邀请,我也不会接受。
既然毛主席发话,这不容拒绝。我慌忙拉拉衣服;摆正姿势,面对镜头。
“头有些向右歪,再往左歪一下,头抬起来!”江青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我第一次照相,心里不免有点紧张,不知该怎么站着才好,还没别过劲来,江青的手已经揿动相机的快门,终于留下我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在小河村停留时,惟一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相片。
后来,战友们都说毛主席在小河村和我有一张合影,要是真的那就好了,实际上是有机会,但没照成,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在小河村仅仅留下我个人的单人照,这也是战争环境中仅有的一张照片,权当永久的纪念吧!



命该如此了了”


为抢时间、争速度,抢先通过绥德,干部战士紧跟司令部,向绥德方向急行军,开始昼夜兼程,快接近敌方部队时,即改夜行晓宿。部队重新轻装,丢掉暂时用不着的东西,骤然增快行军速度。
然而,天不作美,一阵隆隆的闷雷声中,夹杂着一道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一场瓢泼似的大雷雨从天而降,整整一夜大雨不停。部队在雨夜中行军,天黑,道路泥泞,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会儿工夫,干部、战士浑身上下淋个透湿,破旧的布鞋里灌满了雨水,每迈出一步,脚底下就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每一个人的鞋底粘满厚厚的黄胶泥,又沉又滑,想甩甩不掉,有的同志干脆脱掉湿布鞋,赤脚踩在泥巴地里走,因为湿布鞋子不仅增加重量,增高厚度,经雨水一泡,鞋帮、鞋底儿早已脱开,脚趾钻出裂缝。穿草鞋的战士丢掉破旧的草鞋,赤脚行军又平添新的困难。同志们只得拄起拐棍相互搀扶着,摸黑深一脚、浅一脚,左拐一下右拐一下,艰难地向前走,稍不留神一摔就是一大串,每个人都是一身水,一身泥,一个泥花脸。
手枪连紧跟司令部,在风雨夜色中艰难行进,好不容易瞠过黄胶泥路,又走上蜿蜒崎岖的河川道。川道中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鹅卵石,夹杂着从上游冲刷下来的尖利沙石、柴草,随川道的流水不断向前滚动,战士们赤脚行军,随时都有被扎伤的危险。连续数日的长途行军,脚上磨起老茧和血泡,经过雨水的浸泡,水疱破了,老皮被掀开,露出脚底部的嫩肉,嫩肉中又混入泥沙,战士们每轻轻挪动一步,都龇牙咧嘴钻心地痛。为了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为能尽快甩开敌人,走再艰难的路,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痛,战士中没一个人发出一句怨言,反倒更加团结。大家咬紧牙关,大踏步顽强地跟上队伍,坚决不能掉队!
陕北8月的天气如小孩子的脸,说晴就晴,说下雨就来雨,一天数变,刚刚还是暴雨倾盆,顷刻雨过天晴,似火的骄阳钻出云层,直照得川道里的鹅卵石滚烫滚烫,首长们的马匹行至川道,四蹄不停地踏在一个个滚烫的鹅卵石上,相互频繁地碰撞磨擦,如果在夜色中会看到擦出的一道道火花,牲口走得时间长了,也会一拐一瘸的。遇到这样艰难的行军路途,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常会心疼、爱惜自己的坐骑,很少骑马,与警卫战士们一道徒步行军、跋涉。
行军序列,仍然是我走在部队前卫排的队尾,毛主席紧跟在我的身后。连续几天的昼夜急行军,毛主席和我们一样,已经几天几夜没睡上觉,超负荷的疲劳行军,我们年轻人都有些吃不住劲,到一个休息地点,恨不得靠在树上就能睡着。何况主席这么大岁数,有时见主席骑在马上,实在想稍稍打个盹,休息一会儿,刚要打盹,原本走平路非常平稳的马,忽然打起晃来,几个战士连忙去扶,生怕主席摔下马来。结果把主席弄醒了,他心疼地拍拍自己的坐骑,似乎在说你也知道累啊!于是复又下马,极力抑制困倦,与我们一起徒步行军。
漫漫路程,送走骄阳,天渐渐黑下来,部队走过一段川道后又是一个川道,川道高低不平,走不远就是一个泥水坑或烂泥窝,这时天又变得阴沉沉的,一场孕育已久的暴风雨即将来临,大地漆黑一团,没有一丝月光和一颗星星,空旷的荒野中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警卫部队保护党中央、毛主席,在黑蒙蒙的夜色中急行军,为加快行军速度,使跟在队伍后边的人不致迷失方向,司令部传下命令,进行密集紧凑行军,前后左右互相照顾,走在队伍后边的人必须紧跟,严防拉开距离。大地像锅底一样,队伍后边的人,不但看不见前边的路,而且连自己脚下的路也看不清,只能凭感觉,听声响,摸索前进。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不仅要关照前边行军的部队,还要时刻牢记不能远离一步身后行军的毛主席,结果形成这种情况,我在前边走,脚下“扑哧”一声,刚踏进身旁的雨水坑,泥脚还没有拔出来,也没来得及让身后的毛主席稍稍等一等。避开一下,只听身后也发出“扑哧”一声,毛主席的脚也踏进泥水坑。毛主席和我,两人间的距离只相差一步,这一夜我踏进多少次泥水坑,毛主席也一次不少;我身上溅了多少水多少黄泥,毛主席也基本如此。事后我看到毛主席的样子,真后悔当时应多关照一句,但当时是急行军,天又黑,到处都是水坑,我俩的距离实在太近,还没等我开口,毛主席早就如此效仿。
“你这个人呀,就是这样,光顾自己走,也不说句话,你踏进泥水沟里,也好早告诉我一声嘛!别让我再踏进去呀!”夜色中,毛主席紧贴我的身后抱怨说。
“看不清,我实在看不清,你离我远一点儿不行吗,远一点儿我也好提醒提醒你呀,天黑,你又跟得那么近,我踏进泥水沟里的一只脚还没有拔出来,也没有来得及提醒你,你已经跟着我的脚又踏进去了,我哪里还有时间告诉你呀!”我十分为难地解释说。
“你们让我跟紧点儿,跟紧点儿,说跟远了,不仅连个影子也看不见,连分辨声音发出的地方都听不清,那还怎么行军啊!”显然毛主席并不赞成我的解释,不过,目前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办法,只好幽默地说了句:
“那么,好吧!只好就命该如此了!命该如此了!”
连续几天,在漆黑的夜晚,大雨冲刷后,坎坷泥泞的黄胶泥路上,或是在布满鹅卵石的川道上,我的脚下发出过多少“扑哧”、“扑哧”的声响,毛主席的脚下也发出同样的响声。总之,我们脚下这条漫长艰难的行军路,不仅踏满战士们血染的脚印,也踏满领袖们坚定顽强的足迹。
行军路上,我除携带部队配备的武器、弹药、口粮以及文件包之外,惟一与大家不同的是,腋下夹一件破棉袄。冷时,披在肩上挡风寒,行军休息时,就近选择一块沿路高坡或大石头稍平稳的地方,顺手将破棉袄放上,毛主席见状非常自然地,顺势坐下休息或思考问题,有时与周副主席、弼时同志等一起研究工作。部队开始行军时,我再拾起破棉袄重新夹在腋下,到下一个休息地点,仍照此办理,习以为常。如此配合默契,从没有经过协商,也没有任何的谦让和客套,只凭朴素的感情,一种自然形成的习惯,仅此而已。
那段时间,每当看见毛主席不顾昼夜行军的疲劳,一到宿营地就专心致志忙于工作的情景,手枪连的干部战士们无不发自内心地钦佩,同时对革命的胜利更加充满必胜的信念。随着时光的流逝,每当想起漆黑的夜晚,行军路上,踩一脚烂泥,溅一身泥水,大家十分疲惫的情景,耳边仿佛就听到“命该如此了!”毛主席那熟悉的声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毛主席那亲切、幽默的话语无时不萦绕我的耳际,使我不断回忆起,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的那一段美好时光。


我们找的假房东


8月23日,司令部转移佳县朱官寨。
朱官寨,位于梁家岔东南部,是五女河东岸中部一个较大的村子。梁家岔到朱官寨大约六七十里路,队伍傍晚出发。沿五女河方向走。这时,五女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几次山洪暴发,河水冲刷,沿河川道堆积了大量的鹅卵石,由于阳光的暴晒战士们光脚踏上滚烫滚烫的,如若脚上的血泡磨破钻进沙石,就会一阵一阵钻心地疼痛。人尚且如此,马也是有生命的动物,尽管长有厚厚的蹄掌,长时间踏在太阳暴晒后滚烫的鹅卵石上,会碰撞磨擦出点点火星,牲畜的蹄掌也会感到疼痛,这段行军路。走得也很艰难,队伍行进速度缓慢。
当时江青骑的大青马掉了掌,在鹅卵石路上行走,一瘸一拐,疼得厉害时马蹄微微颤抖不敢下蹄,江青很爱惜大青马,既然马没掌行路不便,她只好下马步行,她不骑马,毛主席也只好不骑马了,部队的行进速度更加缓慢。
“高富有,让你找个给马钉掌的人,你怎么还没找来啊!”川道上拄棍缓慢步行的毛主席突然发问。
“噢,我曾派人去找,还特意到米脂等县找,都说钉马掌的人早跑了,一时找不到呀!”我从容地慢慢向主席解释。
“嗯,是这样,好,我知道了。”毛主席问过话后就不再说什么,我感到,毛主席心情不大好,可能太累了。
毛主席的确太累,沙家店一仗,他前后三天三夜等待前线的消息,没能合眼,吃的是黑豆、野菜,仗刚刚打完,就慰问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然后又踏上行军路。以往行军路上他喜欢边走边聊,这天一反常态,只管埋头走路很少说话,几十里的河川路,走得异常艰难、沉闷。
总算进村了,打前站的同志,早给毛主席安排好住处,这座院落较高大,窑洞一字整齐排开数间,且有门窗、墙院。但其中一间被县政府占用,关押着犯人,犯人在窑洞里乱喊乱叫,扰乱了周围安静的环境。这批犯人暂时没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安置,再则此院子离县政府较近,来来往往的人多目标大,显然将领导同志安置在这里不适合。好在跟在后边步行的江青他们一行人还没赶到,只好就地坐下等。我忙把夹在胳膊底下的破棉袄往路边一块大石头上一放,毛主席习惯地就势坐在上边,没有说一句话,我顿时感觉到,毛主席对今天的住宿安排不太满意。
“他们今天这是怎么安排的?”只听叶参谋长生气地说了一句后,就抬头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似乎到前边查看情况。
“你暂时留下来陪主席,他生气也不会与你发脾气,我到前边看看去,今天这是怎么搞的?”汪副参谋长悄悄向我打个招呼,然后一溜烟也走得无影无踪。
“叶子龙,叶参谋长!”叶参谋长刚走不久,只听毛主席高声呼喊起来。
“主席,叶参谋长到前边查看情况去了。”我慌忙走上前向主席报告说。
“汪东兴,汪副参谋长呢?”毛主席不高兴地继续追问。
“他,也到前边看房子去了。”我重复地报告说。
这时,江青他们几个跟上来。那瘸了腿的马懒洋洋地一摇一晃跟在后面,此刻司令部传下命令:这里不宜住宿,必须继续往前走,他们几个刚赶到,还没来得及坐下休息片刻,队伍又上路了,毛主席与大家一样,毫无例外地执行司令部的命令。
“骑我的马走!我的马空着呢。”毛主席站起来,对跟上来的江青说。
“你的马你骑,我不骑马,我能走!”江青已走得很累,但倔犟劲上来谁也说服不了她。
毛主席没再说一句话,默默地上路了。天黑,路又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年轻人常被磕绊得跌跌撞撞,一连几个趔趄,何况是上了年纪的毛主席。毛主席紧贴我的身后走,以为这样会安全些,我们步步留神,处处小心,行走的速度很慢。
当行至一个山村,终于在夜色中能看到窑洞的轮廓及屋前院后渐渐增多的树木了。
“这是什么地方?”黑暗中我抓住站在路边打前站的一位同志问。
“这是朱官寨。”他握住我的手大声说。
“啊,这下可到了!我不走了,今天我一步也不走了!就歇在这里!歇在这里!”这是我身后毛主席发出的声音。显然,他已经太累了,否则不会说得那么坚决、肯定,不容商量!我急忙把夹着的破棉袄往石头上一放,毛主席喘着粗气顺势坐上去。叫住我说:“快去把王敬先找来!”
其实,王敬先同志并没走远,他是给司令部打前站、号房子的负责人。很了解主席此刻的心情,想等主席心平气和了再照面,免得惹主席生更大的气。可这时毛主席直呼其名找他,不好再躲藏,便应声来到主席面前。
“今天,我一步也不走了!”毛主席余怒未消地说。
“不远处,我们已经准备好住处。”王敬先同志说着,向前边指了指。为毛主席安排的住处在朱官寨村的另一头,还需再走二里路。
“说过了,一步也不走了。看来你不适合这里的工作,明天最好调换一下。”毛主席喘着粗气,毫不客气地冲王敬先同志说,并不容解释。
这时,汪副参谋长赶回,向我走来,首先问发生了什么事。
“主席不高兴,说一步也不走了。”我把刚才发生的情况简单向他报告。
“主席,在这里住下,就在这里住下吧。”汪副参谋长处理问题很灵活,为打破僵局,笑嘻嘻走到主席跟前说。
他的建议还真灵,正符合毛主席“一步也不走了”的心意,毛主席果然不生气了。心平气和地说:
“好,我们今天就住这里,就住这里!”
毛主席说就住这里,可眼前这座院落,几间空窑洞破烂不堪,根本无法居住。四处黑灯瞎火漆黑一片。为满足主席的心愿,我们只得尽快安排好食宿和办公的地方。按惯例开始给主席寻找能写电报稿、批文件的桌子,再卸下门板搭张铺,好让毛主席早些休息,主席已很疲劳。谁知,毛主席一看这情景,又生气了。
“你们是什么部队,是国民党吗?这是干什么呀?这院子是你的吗?这房子是你的吗?”他侧过身子直冲我大声质问。
“不是,都不是。”我怕主席再动气,连忙随和地解释。
“你们给房东,给老乡说过吗?打招呼了吗?”主席态度稍微缓和了些说。
“没有,我们还没见到一位老乡。”我如实回答。
“你懂不懂得,老乡家没人,拿人家的东西叫什么?叫偷!老乡没同意拆人家的门板用,就叫抢!老乡不在家,随便开人家的门,拿人家的东西,就是强盗!强盗,你懂吗?这样的房子我不能住!怎么你们连我们的老规矩也不知道?都忘记了吗!”毛主席越说越来气。
“因为打仗,老乡搞不清我们是什么人,都跑光了,找了大半天,一个也没找到,我们继续去找。”我似乎有些委屈补充说。
听我解释,毛主席没再说什么,随即要来马灯,放在院子当中老乡夏季当床用的大石板上。毛主席忘却行军途中的疲劳,开始办公。一切恢复往日的平静,静静的夜晚,毛主席重新深思熟虑全中国人民解放的大事,周围的人轻轻退去,减少毛主席办公时不必要的干扰。
已是后半夜,汪副参谋长让我再派人寻找老乡。当地老乡不了解我军情况,早吓得躲到深山里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个老乡的影子也没找到。天快亮时,发现村边草丛中有个人影晃动,带出来一问,他既不是村干部,也不是房主人,是个普通的村民。为让毛主席尽早安心休息,只好做老乡的工作,老乡是个明白人,愿意配合我们。
交代好后,带到毛主席面前,我介绍说:“这位老乡是本村村长,院子是他的一位亲戚的,谁住都行,你们住完全可以。”老乡站在旁边不住地点头,尽管他是农民,说话办事头头是道,滴水不漏。心情平静后的毛主席,站起身握着老乡的手,表示感谢。考虑到主席早该休息了,不便再耽搁,住宿问题就这样定下。
这件事还没处理安排好,司令部又交待架电话线的任务。司令部每到一地,必须首先接通电话线,与西北野战军乃至全国各大战区取得联系,一般接电话线的艰巨任务均由手枪连完成。
“还是手枪连派人去架线吧。”周副主席指示说。
“我们手枪连已经没有人了。”手枪连除安排站岗放哨及寻找房东的人外,已无人可再派,我连忙解释。
“那就由司令部抽人去架线!”周副主席眉头紧蹙做出决定。当夜,司令部机关许多干部被抽调连夜架设电话线。
毛主席在石桌前办完公,天已放亮。将要寻找一个安静地点休息时,发现眼前的院子不仅临街,院墙也多处破损,的确不是理想的住处。
“离这儿不远还有个院子,有五孔整齐排列的窑洞,那里僻静些,是个适宜休息的地方,拐个弯就能到。”我昨晚寻找老乡时发现了那座院子,正想找个机会告诉主席。
“那好吧,咱们过去看看。”毛主席打个呵欠,心情好些了。
我们走过去一看,主席果然满意,决定在那儿住下来。这一住就将近一个月,直到离开朱官寨。在这间小窑里,主席发表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全面总结了解放战争一年来取得的伟大胜利,提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地区的任务,指导我党我军解放战争的胜利展开。

带好新兵


阎家峁欢迎新兵的大会开过以后,新兵陆陆续续分到各个连队。这批新兵全部来自老解放区,不但出身好,思想素质高,还都是当地的战斗骨干,顶呱呱的好青年。入伍后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思想政治教育,觉悟提高很快,尽管陕北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缺粮、少菜、无肉、吃不饱是常事,但他们仍旧以饱满的热情、极大的干劲,朝气蓬勃地投入部队的生活,刚补进连队,就争先恐后地执行警卫勤务任务,他们的思想普遍比较稳定,样样工作表现突出,令许多老战士佩服和称赞。
手枪连补进的几十名新战士,是从各个连队锻炼一年后,各方面表现突出,较优秀的战士,新战士刚到连队每人配发一枝手枪,一把明晃晃的大刀,战士们一手握枪,一手挥刀,刀柄上的红绸带随风飘舞,映衬出新战士们青春活力的笑脸和威武的雄姿,时间不长新老战士不分彼此。但是在我心中,新战士变得像老战士一样成熟、稳重、处事不慌,还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磨练和考验。
果不出我所料,一天凌晨两三点,毛主席在他住的窑洞里办公,窑洞窗子里整夜灯光摇曳。此时周副主席手执蜡烛,借昏暗的烛光站在地图前沉思。这是转战陕北以来,司令部司空见惯的情景。这夜我按常规查完最后一班哨,嘱咐好应特别注意警惕的事项后,刚刚回到住处和衣上炕躺下,脚还没暖热,朦胧间似乎有人喊我。
“嗯!”我翻身下炕,搓一把脸,强睁迷糊的双眼,多年的警卫生涯使我养成和衣而卧的习惯,便于处理紧急情况,此刻只见周副主席门卫的哨兵正怯怯地站在我炕前。
“连长,周副主席让你马上去一趟!”哨兵急匆匆几乎带着哭腔说。
“什么事?这么急?”我边穿鞋,便从枕头下拿出手枪,挎在腰间。
“你刚查完哨走了不多一会儿,突然听到啪、啪、啪三声枪响,正在办公的周副主席忙跑出窑洞问我,枪声从哪里发出的?我说不知道。他就让找带班的,找到后也说不清楚,他就让我找您。”哨兵神色紧张,断断续续为难地说。
我一听,脑袋炸开似的十分恼火,悔恨自己不该早走一步,发生这样的事,影响了首长们的工作及休息,此刻周副主席一定很着急,一心想查个水落石出。我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首要问题是必须弄清情况发生的来龙去脉,忙吩咐哨兵:“报告清楚了,赶快回哨位站好岗!”随即拿起电话,请求总机协查事情发生的地点,什么人开的枪?
当时在杨家沟,通讯条件已好转,能用电话与团部、各连队及重要的哨位联系。等电话的间隙,我再次分析事情发生的经过,顺便整理一下着装,准备去见周副主席。
电话铃响了,传来总机同志的报告:“高连长,情况查明.是三连一名新兵,执勤时发现树后草丛中有飒飒的响声,急呼口令,未答,又似乎感到有个黑影晃动,误以为敌人偷袭,随即开枪,还好未伤及人,估计草丛中是只狗。”得到报告,情况基本摸清,我向周副主席住的窑洞走去。
周副主席正全神贯注地批阅文件,听完我汇报,着急地说:“新兵同志胆子太小,连是人还是狗都没搞清楚,就随便开枪,这样怎么能行!假如是人,是个哑巴呢?人命关天呀,打死可是要偿命的!”显然,周副主席对新兵盲目开枪,扰人的行动非常不满意。
“听到枪声,你们一不报告,二不采取有效措施,门里、门外的哨兵都不当回事;带班的人也不管,这样不负责任的警卫怎么能行!”周副主席越说越生气,开始直接严厉批评起我来。似乎乱开枪的哨兵是我们连队的,我感到委屈极力想澄清对这件事的看法,也不顾周副主席的情绪,贸然张口解释说:
“那是三连的新兵,不归我管。”当时的认识水平,只能这样说,一开口更激怒周副主席。
“噢,不归你管归谁管?难道警卫工作的负责人,明明听到枪声,不应该提高警惕,马上调查了解情况吗?如果真有一天,警卫工作出了问题,我究竟该找谁,应由谁负责?你们就是这样分工的吗?明天召开警卫工作会,好好研究一下,今后的工作究竟应如何做好!”盛怒之下的周副主席,一连串提出许多问题,周副主席对调查处理响枪事件,科学严谨的态度,我无言以对。但夜深了,首长要继续办公,许多重要文件待批阅,我不能再耽搁,心想今天的问题就到此,正准备走,被周副主席一口叫住:“这样吧,你现在就请汪东兴同志来一下!”
已是凌晨,我摸黑找到汪副参谋长住的窑洞,把刚才发生的响枪事件,以及周副主席的处理意见,一五一十清清楚楚地讲述了一遍。
“老高,你看这事咱们究竟怎么办好?”汪副参谋长翻身起床,边穿衣服边焦急地问。
“我看周副主席找你,不外乎打枪这件事。此事既然已经明了,处理意见也有,再讲也不过如此,况且天已快亮,周副主席该休息睡觉了,再去定会耽误首长办公或休息。”我一项项与汪副参谋长分析,然后明确表态:
“我们现在就去周副主席的窑洞看看,如果他不再派人找你,或准备休息,我们最好不再打搅他。”
“好吧,一起去看看,晚了不免耽误他休息。”汪副参谋长赞同地点点头说。
我俩蹑手蹑脚地来到周副主席窑洞后面的半坡上,从上往下仔细观察周副主席窑洞里的动静。窑洞内仍亮着灯,但是没有任何再找人的迹象,说明周副主席开始思考其它问题,或者准备入睡了。黑暗中我们不约而同地相互交换一下眼色,当即决定天亮后再说。
当天下午,周副主席亲自主持召开警卫安全责任会议,司令部有关单位,警卫、保卫部门、警备团的领导及我,均参加了会议。
会上周副主席扼要叙述,自撤出延安后,同志们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克服干难万险,一路行军,警卫工作做得很好。警卫人员的工作十分辛苦,同时表扬同志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顽强战斗作风。接着话锋一转尖锐地指出:经过大半年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全国和陕北的形势大有好转,再没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许多同志认为和平了,可以高枕无忧、麻痹松懈了,特别是针对一些领导同志中增长的和平麻痹情绪,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接着周副主席提高嗓音,简单叙述三连新战士还没弄清情况,连开三枪一事,及事发后有些同志明明听到枪声,既不及时报告,也不采取任何相应防范措施等问题进行严肃的批评:
“如果此事再不认真研究,会相当危险!胜利了或和平环境中,警卫工作仍应保持高度警惕性。这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最好表现!”
这次会议对我及战友们教育和触动很大,会后,无论机关、部队,都进行详细传达和充分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提高认识,认为形势好转相对和平的环境下,也决不能放松对敌斗争的警惕性。根据新情况,我们研究制定出带好新兵的计划与措施,并上报领导。
教育新战士确实是个新问题,不久,在毛主席那儿又发生了一件扰乱毛主席正常工作、生活的事。
这天,毛主席叫我到办公室,生气地指着自己的鼻尖严厉地质问我:“高富有,我究竟是什么人?是你们的敌人吗?”
“这不可能啊!”乍听毛主席的话,我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极力控制住情绪,迅速冷静地思考:是我还是部下做了蠢事?惹毛主席动那么大的气?
“我是你们的犯人还是敌人?坏人只能从外边进来,哨兵的责任应该注视外边,可是他总盯着我看,我是坏人、犯人吗?难道怕我跑掉!”毛主席余怒未消,继续叙述他的道理,我似懂非懂地听着。
毛主席的话生硬、严厉,在他那儿工作多年,极少遇到这种态度对人,我非常吃惊,最好的办法是闭口不语静候答案。
毛主席终于把怨气吐完,气消了大半,然后点支烟慢慢地抽着。我看机会来了,一刻不能放松地问:“主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给我讲讲,我没弄明白呢!”
毛主席这才给我讲:原来头天晚上,毛主席正伏案办公,江青开动留声机,听京剧唱片;毛主席每抬起头来,都看到纸糊窗户的正中,镶嵌亮晶晶的玻璃上,贴着一张年轻战士的脸,鼻子被压得扁扁的正聚精会神地往里看。这种不懂礼貌的行为,常人见了都会十分生气,何况主席呢!
“主席,原来是这样,我错了,没有尽到责任。”我认真地承担错误。
“你这个连长呀,新同志来了,你给他们讲过警卫须知吗?”毛主席恢复了以往的宽容,语气平和面带笑容地说。 “讲是讲过,还不止一次呢。”凡是做过的工作,我讲起来就很有把握。
“那为什么还发生这样的事?”毛主席开始与我探讨。
“主席,您知道,这些新同志,都是翻身农民的子弟,怀揣着报恩的思想入伍当兵,一心想见到您,连做梦都梦见您,一见到您,就想多看几眼。”我很理解新战士的心情分析说。
“嗯。”毛主席仔细听,期待我把话讲完。
“就为能多看您一眼,他们争抢着要到您的院子里上哨。”我继续做解释工作。
“我也是个人,一个普通的人,和大家一样,有什么好看的?高富有啊,你要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啊!”毛主席以缓和的口吻耐心恳切地说。
“是!以前抓得不够紧,问题出在没能给战士们讲清,回去后一定好好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处理惹毛主席生气的事,我有了明确的办法,不免兴奋地说。
“那就好,那就好嘛!”毛主席也高兴地说。
回连队后,我们几个干部共同分析发生问题的症结,首先承认是我们没带好新兵。这批新战士,热情高、干劲大,无论生产劳动、打扫卫生,还是站岗放哨,事事处处争抢着干,对党中央、毛主席怀有深厚的感情。但新战士年轻,好奇心强,为多看一眼毛主席,多听一句毛主席讲话,相互争抢到毛主席的院子里站岗放哨,没争到的还闹情绪,以致发生趴在玻璃窗上往里看。却不知这一举动是对首长最大的不尊重。发现问题,我们曾教育、纠正过一次,制止不力,教育不当,致使此类事情再次发生。经过多次深刻的教育,新战士认识水平终于提高,明确警卫任务的守则,尊敬爱戴人的原则,使此类不礼貌、不尊重人的现象没有再次发生。
以上在杨家沟发生的两件事,毛主席、周副主席谆谆的教诲使我永远记忆犹新,在今后无论是军旅生涯,还是在国务院机关任职期间,我都注意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在陕北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


这段时间,如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指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现已大举反攻。南线我军已向长江流域进击,北线我军已向中长、北宁两路进击。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欢声雷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声响彻中华大地,全国各大战场正向着有利于我军的形势迅猛发展。这一时期发生了在陕北的最后几个小故事。

佳县之行


在神泉堡,毛主席日夜伏案总结、研究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连续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等一系列著作。紧张繁重的工作,日夜过度的思虑,毛主席深感疲劳,体力不佳。此刻传来刘邓大军于10月初进抵长江北岸。从而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区插进了一把利刃,实现了毛主席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图。几天来毛主席兴奋异常。为保证毛主席的身体健康,周副主席提出请毛主席到佳县附近走走看看。一来搞搞调查研究,了解下面的情况;二来换个环境休息休息。周副主席时常告诫我们,人不能太疲劳,工作应有张有弛,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这就如同打仗,连续紧张的激战之后,必须休整,以利再战,否则获取革命最终胜利就没有十分把握。为积蓄精力,恢复体力,毛主席同意到佳县境内的黄河边看一看,神泉堡由周副主席留守主持工作。
佳县位于晋陕黄河峡谷以西,滔滔黄河水从北向南相依流淌,佳县西南由天险佳芦河环绕,佳芦河与黄河交汇处,自然形成一座座远古神奇的山峦,雄踞于巍峨险峻的高山之巅,险滩之上,造成三面绝壁凌空,铁石般铸造的历史文化古城,即铁佳州。
这天,毛主席骑上小青马,任弼时同志及江青骑马随后,汪副参谋长及团里一位领导共同陪同,我带少许警卫部队随行周围,一支短小精悍的队伍,一行大约有数十位,迎着深秋温暖的阳光,向建在高山之巅的佳县城缓步行进,一路上大家心情格外豪爽。
从神泉堡来到佳县县城。县委领导迎接了我们,安排毛主席先后参观佳县的市场、造纸厂,时间一长,有点累,在街上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县城里人来人往,接触到的事物及所受的教育,毕竟比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多,其中许多人有文化,懂礼貌,脑子反应也快,我们一行人刚进县城,就引起许多群众的注意,想方设法与我们接近,了解我们中到底有没有老百姓心目中日夜思念、仰慕已久的伟人毛泽东。只见县里几个女学生,看我们刚坐定,急不可待地招呼几个小孩子,向我们这边跑来打探情况。
“叔叔,你姓什么?”一个大约六七岁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凑到毛主席身边,一手死死拽住毛主席的衣角,一面仰起红扑扑可爱的小脸向毛主席发问。
“我姓李,叫李得胜呀。”毛主席微笑着拉过孩子的小手爱抚地随意回答。
孩子也许没听懂,或许不大相信,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噘着小嘴上上下下仔细打量毛主席,似乎想从眼前这人身上得出另一种答案。
同一时间,还有一个小孩子,跑到江青身边,询问她身旁的任弼时同志姓什么。
江青在我们这一行人中,是惟一的女同志,身着灰布军装,精神抖擞,正与围观的女同志说笑谈话,其中几位总以神秘的目光打量她,与孩子们一样,也提出相同的问题。江青都大大方方一一简单回答。
“他是我们昆仑支队的司令。”江青指着弼时同志说,显然有意回避正题,孩子听后伸伸舌头满意、开心地跑开。
“那,他是谁?”一位女同志直指毛主席追问江青。
“他,他姓李呀!”江青从容自如地回答。
“不对,不对。”那位女同志显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总之。这里的人民群众似乎已预感到我们之间有个不寻常的人物,纷纷向我们打听,只是为了验证。使我们深深感到,佳县人民除对毛主席的拥戴外,还增添一份无限崇敬的心情。为不再使更多的群众围观,毛主席一行稍事休息后,就离开此地。
在佳县城吃过午饭,继续向佳县白云山方向进发。一路上毛主席兴致挺高,与大家有说有笑,论古道今,是自从撤出延安后少有的一段轻松时光。
我们顺坡道往前走,接近白云庙时,上山赶路同行的人越来越多,三五成群,近前一打听,那天是阴历九月初九,正是白云山赶庙会的日子。据说,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九月初九都是大庙会,过去因连年的征战,百姓们担惊受怕,哪有心思赶庙会。现在可好,国民党、胡宗南的军队早已溃逃,又时逢秋收将过,粮食入仓,吃喝有望,老百姓怎能不欢心鼓舞啊!因此,赶庙会的人就显得特别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好一派和平景象。我们警卫毛主席一行随赶庙会的人群,沿着依山傍水的盘山小路,一步步向白云山的顶峰白云观走去。


毛主席送牛奶


“中央三委”会合后,西柏坡上上下下,欢天喜地。尽管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欢迎会,但是同志们都感到紧张的行军生活已过,又像回到延安生活得分外轻松愉快。毛主席到西柏坡的第三四天,放映了一场电影。记得中央领导同志,刘少奇、朱老总、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等都去了,在毛主席住处前的草坪上,给首长们放了几排凳子,其它人就地围坐或站着看。影片是苏联一部俄语战斗片,师哲同志坐在毛主席身边充当翻译,那时放场电影大概是作为庆祝“中央三委”会合吧。
听说西柏坡放电影,人们奔走相告,像过节一样,村前村后的人都向电影场拥来。很多人是第一次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飞机、大炮、坦克车等时,又惊又喜,十分惊奇,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开始每放一场电影,无论机关、部队,甚至西柏坡、东柏坡的老乡们,都赶来看。地方小人多,后来决定同一部片子放两次,在河沟东边中央机关部队驻地放一次,在河沟西边为附近人民群众再放一次,这样仍觉拥挤,后来,干脆一部新片子来了,先给人民群众放,尽可能满足要求,结果形成一种制度,机关部队工作人员有什么待遇,附近老百姓也会有相应的好处。
这天放电影,除中央领导同志外,就是机关和部队的人员,因而,电影场的秩序较好。
电影演完,毛主席站起来刚要走,一眼看见我爱人抱着我们的女儿站在不远处,正准备离去。
“高富有,这是你爱人吧!”毛主席特意向我走来微笑着对我说。
“是的。”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嗨,孩子长得很好,有奶喝吗?”毛主席转向秀英,与她握了握手,又拉着孩子的小手,轻轻抚摸她的脸庞说。
“早就没有了。”
“给她吃什么?”
“有什么好吃的?小孩子,冲些米糊糊、面疙瘩,或蒸个鸡蛋羹什么的。”秀英无拘无束,直来直去地说。我在一旁,真有些着急,想让她讲得简单些,不要耽误毛主席宝贵的时间啊!可是毛主席一点不嫌她讲话哕嗦,非常有兴致地耐心听。
“为什么不给她牛奶喝呢?再给她补充些牛奶嘛!”毛主席认真地提出建议。
“牛奶?这里哪有啊!”秀英惊奇地回答。
那时在西柏坡,尽管物质条件比延安、陕北、晋西不知好多少倍,最起码能吃饱肚子了。可说喝牛奶,还是极有限,当时中央机关养了几头小奶牛,产奶量很少,只能供应中央领导和年大体弱多病的同志,及延安迁过来的幼儿园小朋友们食用。
“牛奶,牛奶,再困难也要保证小孩子喝上,不能让小孩子挨饿,也不能让他们再受罪了。”毛主席深情地默默念叨着。
“小孩子不能没有牛奶喝。请你转告管理员,我的牛奶不喝了,从明天起,给她喝。”毛主席转身对跟随他身边的同志说,越说口气越重。
听毛主席所言倒使我们两口子过意不去了,当时实行供给制,高英虽然没有牛奶喝,但也能从供给部得到一份供应,我还有些津贴可以买鸡蛋等补充营养。按理比农村孩子的营养应该好多了。可是,毛主席讲了话,不好再推托,否则他会不高兴。顿然间我们夫妻俩从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无限的感激之情,我只是一名普通干部,我的女儿也是中国孩子中极普通的一员,却得到主席这么大的关爱,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从那之后,我的女儿高英每天可以得到一小桶牛奶,孩子很爱喝,没多久,圆圆的小脸红润润,眼睛乌黑更亮了,主席的关爱,增加了营养,孩子的体质发育很好。
但是,孩子总喝毛主席的那份牛奶,我和爱人总觉不安。一天我找到管理员,提出孩子喝了一段时间牛奶,已经够了,现在该退回去,以后也不要了,不可影响主席食用牛奶。
“毛主席说给你的,你不要,自己找主席去说。我不能不给。我卡了,主席问到我该怎么说!”我很清楚,管理员讲的句句是实话,不能强人所难。可是,这件事总使我心中不得安宁。
毛主席的关心,也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时间不长,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主任赖祖烈,给我的小女儿批来很大一桶奶粉,并说:“以后有困难尽管跟我说,不要再找别人。”他全然不知,毛主席给我女儿牛奶,并不是我们找的,完全是一种偶然的机会。毛主席自己发现后提出来的。
此事已经过去几十年,每当回忆起西柏坡的那段生活,总会想起毛主席送我女儿牛奶这件事,老伴活着时也总爱念叨:
“我们英英是喝毛主席给的牛奶长大的!”我的女儿后来在解放军一所医院里任军医,做了妈妈,也常给孩子们讲毛主席送牛奶的故事。毛主席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事,常常震撼着她,讲到动情处,不免声泪俱下,她对毛主席的感情确实很深。

(选自《共和国元勋轶事——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常务副局长高富有回忆录,高富有 高英 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中国文革研究网录入,引用时敬请注明)

------------------
毛泽东时代招贴画网 http://www.maopost.com/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 文革旗手江青 论坛时间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民意调查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Hosted by phpBB.BizHat.com

Free Web Hosting | Free Forum Hosting | Photo Gallery | FreeMarriage.com

Powered by PhpBB.BizHat.com, setup your forum now!
For Support, visit Forums.BizH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