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条 件 下 的 继 续 革 命!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恢复繁体字——说得出的理由和说不出的理由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 痛打白骨精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hgy818



注册时间: 2007-09-13
帖子: 1298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三月 14, 2008 9:53 am    发表主题: 恢复繁体字——说得出的理由和说不出的理由 引用并回复

作者: 黎阳(楚.镇.绛.槐) [158493:12726], 13:22:59 03/13/2008: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恢复繁体字——说得出的理由和说不出的理由

黎阳

2008.3.14.

看了“宋祖英、黄宏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
体字教育的提案》”,很有些莫名其妙:什么算“繁体字”?秦始皇“书同文”
规定的“小篆”在今天看来是“繁体”,在当时却是“简体”。“恢复繁体字”
既然如此“事关重大”——“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
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涉及到“命根子”的“国之大事”
,怎么能随随便便?自然得郑重其事,“一步到位”——只不知到哪里才算是“
位”?是“恢复”到秦始皇时代的“小篆”呢,还是“恢复”到“上古时代”的
“大篆”,或者恢复到仓颉时代的“甲骨文”,甚至干脆“恢复”到原始人的“
结绳记事”?这个问题不弄清楚,这“正宗的”“命根子”还是揪不住,岂不白
忙一场?

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里说过,国民党政府的官经常是不务正业,文官喜欢
高谈阔论军事,武将却喜欢骈四骊六卖弄文字,个个都以“文武双全”的“儒将
”自栩——虽然抗日战争打得那么烂。鲁迅也说过:“我先前只知道武将大抵通
文,当‘枕戈待旦’的时候,就会做骈体电报,这回才明白虽是文官,也有深谙
韬略的了。”

宋祖英、黄宏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的《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则
让人有“似曾相识燕非来”的感觉 ——搞文艺的搞起了“文字改革”,这与当年
国民党的文武大员们“不务正业”、“角色错位”的“时髦”实在有得一拼:国
民党“文武双全”的“儒将”们见了日本鬼子“绝对不抵抗”,逃起命来“闻风
八十里,枪响一百二”。如今主张“恢复繁体字”的“文艺文字专家”们且不说
繁体字水平如何,简体字认全了没有,只问不管简体繁体,能不能写出哪怕一篇
传世之作来?就算别的写不出来,能不能做到自创自编自导,自己表演的东西全
部自己创作而不必假手它人?不懂文却要拽文,不懂武却要卖武,不懂文字却要
改文字,知不知道什么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简体汉字是“汉字文字改革”的产物——不是“坚持改革不动摇”吗?不是“倒
退没有出路”吗?怎么碰到“文字改革”就例外了?为什么不但不“坚持”“改
革成果”,反而要“倒退”,要“恢复繁体字”呢?

“汉字简化”从秦始皇时代就开始了,历史上一直没间断过。国民党也搞过“汉
字简化”(见附录一:旧中国的汉字简化)。这本身符合文字演变的规律——美
国每年都要产生一些新的英文缩写、术语等等,这也属于“英文简化”,没见什
么人大惊小怪,也不见有谁为这是否涉及了英文的“根”不“根”的闹个没完,
更没见谁把这提高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的吓人高度。

用“中国文化的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国家的统一、民族的
兴旺”之类作为“恢复繁体字”的“理由”实际并不充分。硬说是“理由”,那
也只是表面上的、说得出口的理由,也就是“借口”。真正的“理由”其实是说
不来的。——凡是说得出来的理由都可以驳,而说不出来的理由是没法驳的。

国民党三十年代就尝试搞过汉字简化,可见对汉字简化这一文字改革的大方向本
来并不排斥否定。但为什么后来却坚决拒绝简体字、坚持繁体字呢?简单得很:
政治原因。因为大规模的正式的汉字简化方案是毛泽东时代搞的,(尽管是许多
文字大师苦心研究的成果)承认了就等于承认了毛泽东政权的政令有效,就自我
否定了自己的政权权威。为了体现“汉贼不两立”,所以坚决不承认汉字简化。

去年十二月以来掀起了一股“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台风,各种“议
论”、“提案”、“论证”接二连三没完没了(见附录二:大陆学者提50年内废
简体字、附录三:中国将慢慢趋向使用繁体字)。看了附录三就可以知道,要害
还是政治原因:“突破中共设定的歷史禁区”——说白了就是“去毛化”:文字
改革、简化汉字是毛泽东时代搞的。“恢复繁体字”就意味着从文字改革上彻底
否定毛泽东,以便一步一步去除毛泽东在历史上的一切痕迹。——这才是“说不
出来的理由”,也是真正起作用的理由。

“精英”们“去毛化”越来越猖獗,越来越无孔不入。“恢复繁体字”表面是“
文字改革”,实际是“颠倒历史”、全面否定毛泽东的一步棋。如果不是蓄意,
为什么淌这趟混水?只会在台上演正面人物不算真本事,台上台下都坚持当正面
人物才是真巾帼,真豪杰。如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只能
让人想到一句老话:“戏子”。如果明知故犯、铁了心卖身投靠、赤膊上阵给人
当“去毛化”的打手,那再红极一时也终究会被老百姓唾弃,再骂上一句“臭戏
子!”

附录一.旧中国的汉字简化
附录二.大陆学者提50年内废简体字
附录三.中国将慢慢趋向使用繁体字

附录一.旧中国的汉字简化

一、钱玄同的汉字改革论

在超过3000年的汉字历史中,各种字形的变迁、沿革由来已久,但呼应于语言(
国语)统一运动的文字改革,其议论的喧腾则在进入20世纪后。亦即随着清末民
初教育的普及,整理字体、削减笔划得到了提倡,不久就出现了各种简体字的草
案。这一动向的加快,是在1917年的文学革命以后,其时对简体字案贡献最大的
是钱玄同。钱玄同(1887~1938),浙江吴兴人。精通文字音韵之学,长期执教于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是五四革命的旗手之一。他提出的削减汉字笔划的提案,
刊于1922年8月的《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上。

着意于汉语全面表音化问题的这个特集,收有在国语统一准备会第四次大会上提
出的两个提案。一是黎锦熙的废止汉字、采用表音文字的提案,一是钱玄同的“
减省现行汉字的笔划案”。后者的提案是对最初刊载于《新青年》7卷3号(1920年
2月)的“减省汉字笔划的提议”所做的若干字句的修正。在《国语月刊》刊载时
,还增加了和提议人钱玄同并列的联署人:陆基、黎锦熙、杨树达。

钱在文中给向国语统一准备会提出的这两个提案分别以“治本”(根本的解决)
和“治标”(过渡的措施)定位。也就是说,到将来汉字全面废弃、由罗马字的
表音文字取代之前,将现行的汉字简化使用。从古文、篆书到隶书、楷书、行书
到“破体、俗体、小写”变化的字形沿革的过程来看,“数千年来,汉字字体时
时刻刻都在走向简略化”。

钱玄同的汉字改革论得到国语准备会多数人的赞同。准备会设立了“汉字省体委
员会”,除钱玄同之外,另有胡适、沈兼士、黎锦熙、周作人等15名委员。而且
,当时两大出版社的编者、文化界的重镇张元济、高梦旦(商务印书馆)和陆费
逵(中华书局)也对这一提案表示支持和赞同。尤其是陆费逵在1921年还发表了
自己的“汉字整理意见”,作为热心的汉字改革家为人所知。

然而,由于其后的军阀战争造成的政治混乱,这个削减笔划的提案没有取得应有
的成果,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二、教育部与“简体字表”

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国音常用字汇》,确定现代中国国语标准音系的《国
音常用字汇》的刊行,提高了人们对国语统一的关心,也促进了汉字字体修正工
作的发展。另外,《国音常用字汇》还收录了部分被称为“破体”“小字”的宋
元以来“通俗的简体字”。

几乎与此同时,出版界发表了上海200位文化人“推行手头字缘起”的呼吁。所谓
“手头字”,是指流行于民间的俗字、略字。这个呼吁揭橥于许多报刊,使对制
定、公布简体字的关心,在社会的层面也得以高涨。可以说汉字改革的时机在各
方面都已逐渐成熟。

1935年1月,国语统一准备会第二十九次常务委员会召开,通过了和钱的提案有关
的“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如案名所示,它不是为新文字定策,
而是提出将已在流通的简体字加以整理,以作为标准字。在此被作为“固有的比
较实用的简体字”指的是:1、现行的俗体字;2、宋元以后小说中的俗字;3、章
草(汉魏时代的草书);4、行书和草书;5、《说文解字》中的笔划少的异体字
;6、碑碣上的别字;等等。

教育部接受这一提案,并委托国语统一准备会开始进行选择、制作字体的作业。
作为核心的钱玄同,忍着眼疾和高血压的苦痛,独力起草“简体字表”,1935年
6月完成,共1300余字。

这个“简体字表”随即送达教育部,在部内审议的同时,完成了尔后实行的“推
行简体字办法”。其内容大致如下。

1、公布简体字。
2、公布之后简体字的扩充、整理。
3、简体字的使用范围限于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尤其是确认了选定字体沿用“述而不作(仅使用已通行的字体)”、“首先使用
已在社会上通用的字体”、“原字笔划单纯的不简化”的原则。

教育部于1935年6月中旬开始了草案制定的具体作业。参加这一作业的有黎锦熙、
汪怡、赵元任等国语统一准备委员会的成员。钱玄同其时在北京,没有参加在首
都南京召开的这个作业会,但他通过书简和黎锦熙等频繁地交换了意见。上述成
员对钱玄同手订的“简体字表”逐字审议,从中精选出1200余字,决定列入“第
一次简体字表”。

1935年8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简体字表(第一批)”,“在社会上比较通行的
简体字”324字在小学教科书和初等教育中被一齐采用。

三、“简体字表”的挫折和戴季陶

1936年1月15日召开的国民党中央第五次政治会议决定,“简体字表”“暂缓推行
”。仅仅半年时间,一度被接受并公布了实施日期的“简体表”又被撤消,究系
何因?据近年公开的会议记录,使我们得知提出简体字应当缓行提案的是戴季陶
。其反对简体字的理由,在会议记录中没有明载。其实戴季陶的要强化国家民族
意识就必须拥护传统文化的立场时有所见。在简体字问题之前,他就以党内实权
派的身份时常对教育部施加影响。

长期担任考试院长的戴季陶,每每感叹于高等文官录用考试(高等考试)成绩的
低下。对他来说,人才不足是和国家民族衰弱直接关联的大问题。他把教育不振
的原因归咎于教育部提倡的取消小学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废止汉字和采用简体字
、汉字罗马字化等等国民政府的国语政策。

支持“简体字表”公布、实施的学者、新闻出版业者等知识分子,认识到在战时
大众启蒙和文化普及的重要性,因此认为文字改革是一个紧迫的课题。“简体字
案”最后虽然遭到了挫折,但它是对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语言(国语)
为目标的清末、民国国语运动的一个总结,是语言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后来,简化字体的尝试从国民政府转到了共产党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
,终于结出了“汉字简化方案”“异体字整理表”的果实。

(原载日本《中国研究》1997年4月号,村田雄二郎文,程兆奇译,王炜摘编)

附录二.大陆学者提50年内废简体字

联合报2008-03-04

大陆进入简体字时代已多年,简体字的存废始终是项议题。日前大陆文学评论家
王干一篇名为「五年内,废除简化(体)字如何」的部落格,在网络上引起是否
要废除简体字的激烈讨论。

不过,中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表示,废除简体字是不可能的。

北京「新京报」报导,在这篇文章中,王干从五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首先,他认为当初推行创立简体字,是为汉字拼音化道路做铺垫,如今已证明拼
音化走不通。其次,当初提出使用简体字,是从实用角度来讲,如今随着计算机
的普及,书写汉字机率大大降低。

此外,王干认为,简体字给古典文化典籍带来伤害,废除简体字,有利于海峡两
岸的统一,因为台湾、很多海外华人至今仍使用非简体字。他同时强调,自己并
不主张立即废除简体字,因为简体字至少影响近三代人,一下子恢复繁体字,会
带来一定混乱,所以应该慢慢废除。

中共教育部官员表示,废除简体字是不可能的,文字发展有自然规律,简体字是
趋势,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法规也有明确规定。

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也说,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总的发展趋势是趋向简
单、中共建政初期实行汉字简化,一方面是继承前人任务,因为汉字简化从清末
就有人主张,另外也是因为中共政权成立时有九成的文盲率,急需扫盲,简化汉
字有利于此。在趋势就简的前提下,没有再变回繁体的必要,具体到一些个别字
可能需要调整。比如王干提到的两岸交流等问题,陆俭明认为可以实行「识繁写
简」的方案,即认识繁体字使用简体字。

另一位专家、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郑张尚芳说,建议废除简体字的说法比较
极端化,简体字的确有缺点,但是并非不能更正。

附录三:中国将慢慢趋向使用繁体字

信源:开放杂志|编辑:2007-12-07

二○○七年十月底,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共官方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和国
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由大陆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北京大
学苏培成、李大遂教授、台湾中国文字协会理事长许学仁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
专家学者参加的「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

大会一致达成共识,首次作出「简体字和繁体字(正体字)共存,将来慢慢趋向
於正体字的使用」的决定。自一九五六年一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一
批简化字方案的「汉字简化方案」起,这一场歷时五十多年的中华文明保卫战终
於见了一个分晓。中共建政以来,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借废除和否定正体汉字为名
,以达到截断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种种企图,宣告破產。孙中山先生谆谆告诫我们
:「盖一民族之进化,并能有文字,良非易事,而其文字之势力,能旁及邻族吞
减,而入侵之族,不特不能同化中华民族,反为中国所同化,则文字之功为伟矣
。虽今日新学之士,问有创废中国文字之讲,而以作者观之,则中国文字决不当
废也。」又说:「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记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唯中
国文字之独有。」

许多仁人志士,如马寅初、章伯钧、龙云、翦伯赞、陈梦家等人,不顾毛泽东的
淫威,奋起反对所谓的「文字改革」,遭到残酷镇压。现在我们可以告慰这些九
泉之下的英灵和坚决维护汉字的学者先生了。

「国际汉字研讨会」於一九九一年由韩国发起成立,目的是为了防止韩国和台湾
使用的正体字、中国大陆使用的简体字、日本使用的略字等在应用时產生混乱。
本届会议还进一步计划吸收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
和地区为新会员,以扩大汉语使用范围。

中共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妥协和让步,把五千多个常用标準字以正体字为主进行
统一,如果个别汉字有简体字,就继续保留。正体字是中国古老文明遗留下来的
精髓,┐缶睢S谜遄挚梢远镣ㄏ惹匾岳吹臍v史文献资料,现在在大陆只识
简体字的人是无法读懂的。正体字在大陆也开始復活,连胡锦涛总书记给人题词
,都在用正体字,而不用简体字。

毛泽东当时强调,正体字笔划多,不好认,不好记,不利於扫盲。可是中国大陆
强制推行简体字五十多年,文盲越扫越多;使用正体字的台湾、香港、澳门、新
加坡等地区,文盲似无增加。现代社会电脑普及,所谓正体字笔划多、难写难读
的缺点,在电脑时代已经不復存在了。

文字是记录和保存人类语言以及用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的一种符号体系。五千多年
歷史形成的中华文明和文化,都以汉语为载体、工具和技术基础。废除和否定汉
字,就是妄图去除歷史形成的传统文化和技术基础。毛泽东还拼命推崇拼音文字
,把表意符号,包括汉字、标点符号、空格、阿拉伯数字、数理化公式硬说是拼
音文字的优点,正是指鹿为马,不分是非。一九六四年编印的「简体字总表」和
一九七七年公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以及中文拼音方案均告失败
,不是没有缘故的。

汉字的一大特点便是字形稳定、方正充实、坐怀不乱。无论何种方言、何种发音
,在文字书写上均可沟通。测字算命先生都用正体字为基础来占卦预测。因为先
人在创造汉字的时候,每个字的写法都有深刻的含意和原因。假如汉语字形改变
,就会造成文化断层。这次汉语的规范工作必将进一步增进汉文化的普及和增进
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中文热更加蓬勃地发展。

马英九在最近说:「正体字全球有五千万人使用,与中国大陆使用简体字人数相
差甚远。但台湾的正体字出版的书籍近四万种,远远超过对岸,可谓世界华人出
版中心,且正体字可跟歷史文化接轨,切勿弃而不用。」

「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 的决定是又一个突破中共设定的歷史禁区的伟大创举
。至於毛泽东等人提倡和强制推行中文拼音化早已被中国人唾弃,扫进了歷史垃
圾堆。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大 革 命 首页 -> 痛打白骨精 论坛时间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民意调查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Hosted by phpBB.BizHat.com

Free Web Hosting | Free Forum Hosting | Photo Gallery | FreeMarriage.com

Powered by PhpBB.BizHat.com, setup your forum now!
For Support, visit Forums.BizHat.com